| 端淑杰,刘健,张帆,等.基于关联规则挖掘中医健脾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炎症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1):96-99. | 
               
			
				|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中医健脾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炎症的影响 | 
			 
	       
                 | 
            
	       
                | 投稿时间:2016-06-17   | 
               
	       
                | DOI:10.3969/J.issn.1672-6790.2017.01.031 | 
               
	       
				| 中文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  健脾  中草药 | 
	        
	       
                | 英文关键词:  | 
            
	       
                | 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风湿病科建设项目(财社[2013]239号);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发[2009]30号);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306c08303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126B02) | 
            
		   
	       
                 | 
            
		   
		   
                | 摘要点击次数: 7884 | 
            
		   
                | 全文下载次数: 4822 | 
            
	       
		| 中文摘要: | 
	       
	      
		|       目的 采用关联规则挖掘分析中医健脾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与免疫炎症指标下降的关联度,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提取并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住院R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药物与实验室指标下降的关联分析,最小支持度设为20%,最小置信度设为50%。结果 (1)中医健脾药以茯苓、薏苡仁、山药最常用,使用频率分别为94.3%、84.8%、79.2%,以归脾肾经为主,味甘性平;(2)茯苓与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下降支持度均约为95%,置信度均高于60%,茯苓与ESR、hs-CRP下降有关联;薏苡仁与a1-酸性糖蛋白(a1-AG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补体C3(C3)、免疫球蛋白G(IgG)下降的支持度均高于75%,置信度均高于50%,薏苡仁与a1-AGP、RF、CCP-AB、C3、IgG下降有关联;山药与补体C4(C4)、免疫球蛋白A(IgA)、血小板计数(PLT)下降支持度均约为78%,置信度均高于50%,山药与C4、IgA、PLT下降有关联;(3)健脾药联合祛风湿药、健脾药联合清热利湿药、健脾药联合活血通络药均对ESR、hs-CRP、RF、CCP-AB、a1-AGP下降有关联;健脾药联合祛风湿药对C3、C4、PLT、IgA、IgG下降有关联,健脾药联合清热利湿药组合对C3、C4下降有关联;健脾药联合活血通络药对PLT、IgA、IgG下降有关联。结论 中医健脾药与免疫炎症指标下降有关联,健脾药分别与祛风湿药、清热利湿药、活血通络药组合均能提高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 
	       
	     
                | 英文摘要: | 
               
	        
                |        | 
             
		    
                | 
				查看全文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