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专区

期刊信息

  • 主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

    北京医院
    中共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

  • 承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

  • 编委会主任

    黄洁夫

  • 总编辑

    胡世莲

  • 编辑部主任

    王静

  • 电话

    0551-62608457

  • 电子邮箱

    J.C.Healthcare@163.com

  • 通信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 1 号 715 信箱

  • 邮编

    230001

  •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6790

    CN 34-1273/R

下载专区

更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创刊于1998年,双月刊,医学学术期刊。以临床医学与保健医学为主题,设有述评、专题、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保健论坛等栏目,主要为从事医学与保健的临床和科研人员以及广大医疗保健工作者服务。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出版单位主题宣传优秀期刊”,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十佳皖版期刊”(自科类)称号、“安徽省优秀期刊奖”等。

更多>>

信息公告

更多>>

2023年第卷第1期

(下载当期目录)

    专题·衰弱
  • 重视老年人衰弱防治研究
    周白瑜,于普林
    衰弱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易损状态,表现为抵抗应激的能力下降,可用于解释同龄人群衰老速度的异质性,特征是多个生理系统的储备和功能下降而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并与不良后果相关,如跌倒、失能和死亡。该文呼吁重视对衰弱的流行病学研究、衰弱的社区和临床防治研究,以及“老年保护剂”抗衰弱的研究,促进研究转化,有助于开发新的防治措施,促进健康老龄化。
    2023  Vol.  (1):    1-6    [摘要](143)    [PDF](265)
  • 老年心血管疾病与衰弱相关性及研究进展
    邹晓,范利
    老年心血管疾病与衰弱关系密切,通常共存一体,且病理生理机制存在共同特征和双向联系,相互恶化预后。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建立规范化的衰弱评估和管理路径,尽早识别高致残风险和不良预后事件,将有利于更多患者从中获益,降低不良预后的发生,从而改善远期预后。
    2023  Vol.  (1):    7-12    [摘要](133)    [PDF](274)
  • 老年消化系统疾病与衰弱
    张学云,郑松柏
    衰弱是一个常见而重要的老年综合征。消化系统衰老、老年人肠道菌群的不利改变以及老年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肝硬化、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本身及其治疗,常导致老年人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营养素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良、肌少症,甚至衰弱。该文旨在探讨老年人消化系统衰老和疾病与衰弱关系,并提出干预策略。
    2023  Vol.  (1):    13-16    [摘要](127)    [PDF](256)
  • 衰弱-肌少症门诊患者现况与干预效果分析
    毕江涵,康琳,洪婷婷,高娜,崔晓丽,王慧,杜攀
    目的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衰弱-肌少症门诊开设以来接诊患者特征及评估情况,探讨干预策略的效果。方法 统计2014年8月至2022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患者人口学与临床特征及衰弱与肌少症诊断率;随访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首诊的115名患者,评估其口腔衰弱情况,总结其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握力、步速、5次起坐时间等结果及Fried表型等调查结果,分析干预后主要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衰弱-肌少症门诊开诊以来共接诊患者4 334人次,以65~74岁老年人为主(占33.59%),女性较多(占57.6%),消瘦(27.5%)是最主要的首诊原因。近2年就诊患者115名,其中8.3%诊断衰弱,54.63%诊断肌少症,多数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不佳。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体重、小腿围、握力、5次起坐时间和步速均较基线改善(P<0.05)。结论 消瘦患者若及时在衰弱-肌少症门诊接受标准干预并依从良好,短期内即可见到肌肉功能指标改善。
    2023  Vol.  (1):    17-21    [摘要](152)    [PDF](247)
  • 寻找高质量防控老年衰弱与失能的答案
    马彩莉,黄武,刘幼硕
    衰弱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老年综合征,已成为显著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的重要健康问题,给国家、家庭、个人带来沉重负担。高质量防控老年衰弱,减少失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该文阐述了老年衰弱尽早干预的必要性;总结了老年衰弱通过运动、营养、认知训练、心理支持、社会经济支持和老年综合评估等非药物干预可减少失能,为老年衰弱防控提供参考。同时指出防控老年衰弱,亟须高质量的老年疾病管理策略。
    2023  Vol.  (1):    22-24    [摘要](133)    [PDF](254)
  • 衰弱与老年高血压
    陈永连,吴锦晖
    衰弱是常见老年综合征,常存在于很多老年人中。高血压也是老年人罹患常见病,两者常共存。衰弱增加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的复杂性,也易被忽视。近年来,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将衰弱评估纳入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但仍缺乏足够数量的相关临床研究支持。合并衰弱的老年高血压诊治,是探索老年人医疗照护个体化的过程。
    2023  Vol.  (1):    25-29    [摘要](129)    [PDF](271)
  • 心房颤动与衰弱的研究进展
    刘俊鹏,王华
    心房颤动的治疗已进入综合性的慢病管理模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因生理储备下降而出现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衰弱是老年人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衰弱患者的死亡、住院时间延长、跌倒、再住院等风险较非衰弱患者均显著增加。然而,衰弱对心房颤动的影响尚不明朗,该文旨在针对心房颤动有关衰弱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2023  Vol.  (1):    30-34    [摘要](122)    [PDF](257)
  • 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综合管理
    刘盼,马丽娜
    衰弱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被认为是一种不同于疾病和失能的与年龄相关的临床状态,通常表现为多个器官系统的生理能力下降,其特征是对应激事件的敏感性增加,可导致老年人的负性事件。由于衰弱前期具有可逆性,衰弱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有助于预防老年人衰弱进展和失能。推荐经过验证的快速筛查工具进行老年人衰弱筛查,筛查为衰弱或衰弱前期的老年人进行衰弱评估。尽管对老年人衰弱的管理尚缺乏统一标准,但指南和专家共识提出适度运动和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衰弱老年人的躯体功能。此外,近期WHO提出的以老年人功能为中心的包括共病和多重用药管理和社会支持等多种干预措施的整合照护模式也被推荐用于衰弱的管理,且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
    2023  Vol.  (1):    35-40    [摘要](138)    [PDF](268)
  • 衰弱对老年心房颤动合并共病抗凝治疗的影响
    孟昭伟,秦明照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心房颤动合并共病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老年心房颤动合并共病患者容易发生衰弱,衰弱可以对心房颤动患者产生不利影响。而国内外指南缺少针对衰弱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的具体管理建议。老年心房颤动合并共病患者抗凝除应进行出血及栓塞风险评估外,也需完善有关衰弱的老年综合评估。衰弱的老年心房颤动合并共病患者应该接受合理的抗凝治疗,新型口服抗凝药是其首选推荐。
    2023  Vol.  (1):    41-45    [摘要](129)    [PDF](245)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衰弱的研究进展
    何子君,刘霖,李开亮,赵力博,赵哲,苏小凤,王欢欢,房凤凤,韩继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指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OSA与衰弱的发病率均逐年升高,但OSA相关衰弱的研究较少,因此,探究老年OSA与衰弱的关联以及对其针对性干预靶点的制定也变得非常重要。
    2023  Vol.  (1):    46-51    [摘要](120)    [PDF](258)
  • 老年人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照护模式对衰弱患者干预的效果分析
    史文倩,陈莉,汪桂青,施红
    目的 评价老年人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ACE unit)照护模式对衰弱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老年医学部住院的146例急性期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善老年综合评估(CGA),将患者分为ACE组(70例)和对照组(76例),分别入住老年科ACE病房和内科病房,ACE组给予多学科团队协作的照护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入院与出院时CGA结果、平均住院时间、出院3个月内再入院率。结果 入院时CGA:2组除年龄外,其余CGA评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CGA:ACE组患者抑郁状态、营养不良、睡眠障碍、便秘及多重用药比例较入院时下降,握力、日常生活能力、步速及5次椅子坐立时间均较入院时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营养不良、睡眠障碍及便秘比例较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握力及躯体功能较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ACE组患者抑郁状态、睡眠障碍、握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躯体功能下降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5±4.6)、(16.4±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5,P<0.05)。ACE组与对照组出院3个月内再入院率分别为:14.3%、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7,P<0.05)。结论 ACE病房照护模式显著改善老年衰弱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躯体功能,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并且减少了患者出院3个月内的再入院率,是适合衰弱患者的管理模式。
    2023  Vol.  (1):    52-56    [摘要](150)    [PDF](260)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玉,赵晶晶,戴京红,王静,王书,张颖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力衰竭患者136例,进行老年综合评估以及衰弱状态评估,分为衰弱组及非衰弱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结果 衰弱组老年患者的老年综合征如睡眠障碍、视力障碍、尿失禁、便秘等发生率高于非衰弱组(P<0.05)。衰弱组体重指数、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与非衰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合并心房颤动、红细胞计数增高、血红蛋白低、肌酐高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应充分考虑高龄、合并心房颤动、血肌酐增高等危险因素,尽早做好干预措施,从而降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
    2023  Vol.  (1):    57-60    [摘要](130)    [PDF](264)
  • 论著
  • CYP2D6基因多态性对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效果的影响
    刘岩,刘传宏,刘艳霞,孙艳丽,张若男,张晓琳,黄带发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2D6(CYP2D6)基因多态性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氟西汀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年龄≥65岁的抑郁症患者200例,使用Taq Man基因分型技术测定CYP2D6*2、*3、*4、*5、*6、*9、*10和*41等位点多态性,按不同的代谢表型分为A组(超强代谢型,13例),B组(正常代谢型,148例),C组(中间代谢型和弱代谢型,39例),应用氟西汀20 mg,1次/d。用药12周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氟西汀及其代谢产物去甲氟西汀浓度并计算比值,以研究氟西汀在不同基因携带者体内的代谢情况。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来明确氟西汀对不同CYP2D6基因携带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12周后3组患者氟西汀及其代谢产物去甲氟西汀浓度比值分别为A组0.438±0.037,B组0.790±0.033,C组0.920±0.120,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分数下降幅度分别为A组(3.31±1.38)分,B组(8.23±4.96)分,C组(10.62±5.42)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A组38.46%,B组70.95%,C组87.18%,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A组15.38%,B组18.24%,C组47.06%,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都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CYP2D6等位基因代谢型对于老年患者应用氟西汀的血药浓度有一定影响,CYP2D6基因正常代谢型老年患者应用小剂量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2023  Vol.  (1):    61-65    [摘要](119)    [PDF](237)
  • 右美托咪定联合纳布啡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效果
    苏明萍,杨小霖,敬世霞,邓姣,袁玉红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纳布啡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5日至2022年2月25日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分别予以纳布啡和DEX联合纳布啡。对比2组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视觉模拟评分(VAS)、呛咳程度、躁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T0、T3、T4、T5时,2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2组HR、MAP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苏醒后30 min、苏醒后60 min,观察组SAS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1级、2级、5级呛咳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3级、4级对比(P<0.05)。观察组躁动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EX联合纳布啡用于胆囊切除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苏醒期的躁动程度,降低并发症。
    2023  Vol.  (1):    66-69    [摘要](123)    [PDF](244)
  • 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一体化对城市职业人群慢性病防治意义的探讨
    胡君,姜涌斌,徐小炮,刘梅,丁丽敏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对改善城市职业人群生活方式和防治慢性病的价值。方法 建立“全流程、信息化、多学科”的一体化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由健康管理科对2019年在华东疗养院体检的上海市职业人群1 774例进行持续1年以上的健康管理服务。采用t检验和Pearson卡方检验比较健康管理前后城市职业人群生活方式和慢性病防治情况。结果 健康管理后,2020年同人群体育锻炼人数和时长较2019年增多,血压、血糖、血尿酸、血脂等代谢指标和颈动脉斑块、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慢性病检出率较2019年降低(P值均<0.05)。结论 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有助于改善城市职业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纠正代谢异常,防治多种慢性病。
    2023  Vol.  (1):    70-73    [摘要](127)    [PDF](249)
  • 微点阵激光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观察
    王陶然,李晓燕,史崑,孙小红,兰晓玉,蒋丽君
    目的 探讨微点阵激光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将210例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研究组107例,对照组103例,分别用微点阵CO2激光治疗和盆底综合康复方法治疗并随访2年,在治疗前后、随访期间观察尿失禁改善率、尿失禁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抑郁焦虑评分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漏尿程度改善占比82.24%(88/107);对照组治疗后的漏尿程度改善占比60.19%(62/103);研究组治疗后改善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及随访6、12、18个月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及随访6、12 18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的抑郁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点阵激光治疗对于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和中远期疗效,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2023  Vol.  (1):    74-77    [摘要](113)    [PDF](232)
  • 比索洛尔联合地高辛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高妍芬,宗刚军,葛青,施卫荣,陆晓丹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地高辛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156例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无锡市太湖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2组,每组78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高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2组心室率(最大心室率、最小心室率、平均心室率)、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能量代谢[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CK)、心肌能量消耗(MEE)]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78.2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最大心室率、最小心室率、平均心室率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最大心室率、最小心室率、平均心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DD、LVESD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LVEF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T-proBNP、CK、MEE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NT-proBNP、CK、ME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室率,调节心肌能量代谢,提高患者心功能。
    2023  Vol.  (1):    78-81    [摘要](107)    [PDF](244)
  • 脑涨落图仪检测老年抑郁症患者经颅磁疗后神经递质功率的变化特点
    杨赞琦,张佳,马丽景,张硕,梁娟娟,徐曼华
    目的 探讨脑涨落图仪检测老年抑郁症患者经颅磁疗后神经递质功率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经颅磁治疗,2组均行脑涨落图仪检测,比较分析2组抑郁程度[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认知功能[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估]、神经递质功率[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 治疗2、3、4周后,观察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注意、言语、视觉广度、即刻记忆、延时记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ch、DA、GABA、NE水平高于对照组,Glu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颅磁疗可有效调节老年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提高认知功能,进而改善抑郁状态。
    2023  Vol.  (1):    82-85    [摘要](115)    [PDF](247)
  • 度拉糖肽联合氢氯噻嗪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与血脂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马丁,马昌军,卢富琨,杨春莲,李万琼
    目的 探讨度拉糖肽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8月 至2020年7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 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加用度拉糖肽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微量白蛋白尿、动态动脉硬化 指数及氧化应激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SBP)由(175.63±34.12) mmHg(1 mmHg=0.133 kPa)降低至(128.15±25.61) mmHg,低于对照组(139.26±27.39) mmHg(t=2.295,P=0.024);舒张压(DBP)由(112.53±21.78) mmHg降低至(88.23±16.40) mmHg,低于对照组(95.70±18.38) mmHg(t=2.349,P=0.021)。治疗后2组患者的 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微量白蛋白尿(MAU)、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硫氧还蛋白 (TRX)水平降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升高(P<0.05),且观 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度拉糖肽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可明显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 血压、血脂等,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2023  Vol.  (1):    86-89    [摘要](122)    [PDF](223)
  •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耿寅,高莉敏,杨锦彤,王玲
    目的 探讨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措施提供线索。方法 2013年1—4月及2020年11—12月采用随机抽样及偶遇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顺义、怀柔、丰台、石景山、朝阳区各1个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及定性访谈的方式应用WHOQOL-BREF量表评价老年人的生命质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 198名老年人,其生命质量自评、健康状况自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50.00(25.00)分、50.00(25.00)分、46.43(14.28)分、50.00(12.50)分、50.00(25.00)分、45.32(15.63)分,男、女性除生命质量自评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6、P=0.028)外,其余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地区因素对于生命质量自评、生理领域以及环境领域的生命质量得分影响最大(B′=-0.287、0.161、0.260,P值均<0.001);现患疾病数量对于健康状况自评得分影响最大(B′=0.098,P=0.001);对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生命质量得分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为医疗负担和收入水平(B′=0.193、0.259,P值均<0.001)。结论 老年人的生命质量除与自身的生理因素有关,同时与社会关系、心理、环境等因素均存在联系,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2023  Vol.  (1):    90-95    [摘要](124)    [PDF](238)
  • 当归四仁通便饮治疗肛裂术后便秘及疼痛的效果
    刘震,关文璞,刘炜,周振环,郎立新,李亚风
    目的 探讨当归四仁通便饮治疗肛裂术后便秘及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0例肛裂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当归四仁通便饮治疗)与对照组(西药治疗),每组55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12 d的临床疗效,对2组治疗后3、12 d的排便情况、疼痛与焦虑评分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胃肠生活质量评分(GIQLI)比较2组患者胃肠道生活质量,并对比2组患者腹泻、轻度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2 d,观察组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排便情况(粪便性质、排便费力、间隔时间)、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d,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 d后GI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裂术后患者应用当归四仁通便饮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便秘与疼痛,消除其焦虑情绪,提高患者胃肠道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2023  Vol.  (1):    96-99    [摘要](114)    [PDF](246)
  • 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恐惧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王媛媛,于庆生,童树洁,张冬玲,王成,张媛媛
    目的 了解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恐惧心理体验。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混合痔患者11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老年混合痔术后疼痛恐惧心理体验可归纳为疼痛认知(疼痛归因、疼痛敏感性增强、疼痛无法控制)、负性情绪(将疼痛视为威胁、焦虑/抑郁情绪)、被扰乱的生活(正常生活秩序被扰乱、日常活动自理受限)、对速效止痛的渴望和情感期待(期待家属的鼓励、期待日常生活的照顾)5个主题。结论 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混合痔术后疼痛恐惧心理体验建立相对完善的疼痛管理体系,针对患者不良心理体验给予正确疏导和知识宣教,并对其家庭支持系统进行有效帮助,提高其应对疼痛恐惧心理能力。
    2023  Vol.  (1):    100-104    [摘要](107)    [PDF](243)
  • 临床研究
  • 血清乳酸、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降钙素原水平变化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李祥,张超,李庆睿,周双勤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血乳酸)、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 Ⅱ)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同一医院进行体检的10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体检资料作为健康对照组,统计2组一般资料,比较健康对照组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老年肺炎患者、不同预后老年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血乳酸、血清sTREM-1、PCT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重症组高于轻症组和健康对照组,轻症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预后老年肺炎患者血乳酸、血清sTREM-1、PCT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乳酸、sTREM-1、PCT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783、0.692、0.885,P<0.05)。结论 老年肺炎患者血乳酸、血清sTREM-1、PCT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血乳酸、血清sTREM-1、PCT水平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可用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
    2023  Vol.  (1):    105-108    [摘要](104)    [PDF](235)
  •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车祸致老年胫腓骨骨折的效果
    朱伯然,田立国,郭艳鸽,芦九阳,王帅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在车祸致老年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120例车祸致老年胫腓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术后12个月手术疗效(Johner-Wruh胫骨骨折疗效标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AOFAS踝-后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手术疗效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8.33%(P<0.05)。结论 相比传统锁定钢板内固定,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车祸致老年胫腓骨骨折手术创伤更小,可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手术疗效,且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2023  Vol.  (1):    109-113    [摘要](116)    [PDF](236)
  • 弯角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及Cobb′s角的影响
    白晓冬,席芳,安鹏,张润生,马晓红
    目的 探讨弯角椎体成形术(PVCP)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对功能恢复及Cobb′s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OVCF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将行PVCP术的36例患者设为PVCP组,将经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30例患者设为单侧组,将经双侧入路PVP术的32例患者设为双侧组。收集各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每椎体骨水泥用量)、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功能恢复相关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s角,伤椎前缘椎体高度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情况。观察各组患者骨水水泥分布情况,记录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间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和每椎体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VCP组与单侧组比较:手术时间和术中X线曝光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CP组每椎体骨水泥用量多于单侧组(P<0.05)。PVCP组与双侧组比较:PVCP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和每椎体骨水泥用量均低于双侧组(P<0.05)。3组间骨水泥注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各时间点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PVCP组Cobb′s角低于单侧组(P<0.05),与双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3个月和6个月,PVCP组伤椎前缘椎体高度高于单侧组(P<0.05),和双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CP组骨水泥分布合理率与双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CP组和双侧组骨水泥分布合理率均高于单侧组(P<0.05)。PVCP组的骨水泥渗漏或移位率低于单侧组(P<0.05)。结论 PVCP术在维持较短的手术时间和较少的X线曝光次数的同时保证骨水泥合理分布,改善术后椎体功能和Cobb′s角。
    2023  Vol.  (1):    114-118    [摘要](98)    [PDF](234)
  • 血清炎症标志物在间质性肺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
    杨俊囡,李甜甜,吴梅,顾辨辨,孙梦雯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标志物在间质性肺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4月间质性肺病(ILD)患者资料,本研究共收集了non-PH组79例、ILD-PH组72例,健康对照组资料167例。根据患者是否继发肺动脉高压(PH)进一步划分为ILD-PH组与non-PH组,同时设置健康对照组。依据血常规计算出血清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的数值。比较上述指标在3组间的差异,并通过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它们对ILD及继发PH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 结果显示NLR、PLR、SII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D-PH组>non-PH组>健康对照组)。根据ROC曲线预测ILD的发生,SII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57,其次MLR曲线下面积为0.726、NLR曲线下面积为0.723。当SII最佳截断值为471.16时,其敏感度56%,特异度86%;当MLR最佳截断值为0.25时,其敏感度68%,特异度72%;当NLR最佳截断值为2.33时,其敏感度43%,特异度93%。对于预测ILD患者是否伴有PH,NLR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49,其次SII曲线下面积为0.726。当NLR最佳截断值为3.25时,其敏感度61%,特异度80%。当SII最佳截断值为574.97时,其敏感度78%,特异度66%。结论 监测NLR、SII水平对预测间质性肺病及评估其是否继发肺动脉高压具有临床意义,对于疾病早期指导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2023  Vol.  (1):    119-122    [摘要](120)    [PDF](242)
  • 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超声联合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
    王芳,孙建明,杨峰,吴承龙,毛樱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动脉超声(CAU)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疑似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TCD与CAU联合检查,以CT血管造影检查(CTA)作为金标准。对比2种检测方法的椎基底动脉狭窄位置、程度和诊断效能,为后续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结果 TCD+CAU诊断的灵敏度为86.44%,特异度92.86%,符合率89.57%;TCD+CAU诊断和CTA诊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TCD+CAU诊断和CTA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0.728 1)。结论 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利用TCD与CAU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于其他检测方式,该检测方式的阳性准确率更高,可以有效的区分疾病的特点,可以作为椎基底动脉狭窄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后续的疾病诊治提供有效依据,同时为了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就要加强全面观察,将检测失误控制在一定范围中。
    2023  Vol.  (1):    123-125    [摘要](112)    [PDF](225)
  • 综述
  • 音乐对老年慢性病及老年综合征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静,程翠,方向,胡世莲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对人体的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产生影响。自古以来人们对音乐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现代研究认为音乐在高血压病、冠心病、痴呆等老年慢性疾病以及焦虑、抑郁、谵妄、慢性疼痛、睡眠障碍等老年综合征的防治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2023  Vol.  (1):    126-130    [摘要](107)    [PDF](241)
  • 视力听力障碍对老年人的影响
    何玉,刘谦,秦明照
    人口快速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都在面临的严峻问题。衰弱在老年人中十分普遍,涉及到机体的各个方面,视力、听力等感官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视力、听力障碍可通过影响老年人活动能力、心理健康、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几方面,来影响老年人整体的生活质量。医务工作者可通过一些调查问卷、简单的检查等来筛查视力听力障碍。及时有效的干预可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该文从听力视力障碍对老年人的影响、筛查方法及筛查后的获益进行综述。
    2023  Vol.  (1):    131-134    [摘要](98)    [PDF](240)
  • 老年糖尿病管理标准的研究进展
    王欣荣,李强翔,杨芳
    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对人民健康和医疗条件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关于糖尿病的管理我国正面临着巨大挑战。目前我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各地经济差异大,医保经费极其有限。该文分析了老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控制标准、住院标准,为提高老年糖尿病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2023  Vol.  (1):    135-139    [摘要](102)    [PDF](230)
  •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刘晓盈,倪文骐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对社会和患者的日常生活有极大影响。食欲素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睡眠-觉醒的调控,维持觉醒状态。食欲素受体拮抗剂通过减弱觉醒信号,可以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长,用于治疗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头痛、头晕等。与传统镇静催眠药物相比,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对睡眠结构、次日日间功能、认知和记忆功能影响小,药物依赖性低,安全性高,可用于对传统镇静催眠药物无法耐受的慢性失眠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
    2023  Vol.  (1):    140-144    [摘要](101)    [PDF](225)

期刊检索

    按年期检索

    关键词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

    高级搜索

数据库收录

更多>>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
  • 波兰《哥白尼索引》(IC)
  •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总目录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分享按钮